据传说,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被文人称为“圣人”的孔夫子----孔丘和佛家弟子的祖师爷如来佛,因为都是学富五车、才高八斗,彼此不服,因而相约到终南山进行学问比赛。终南山,道教发祥地之一又名太乙山,素有“洞天之冠”和“天下第一福地”的美称。这是天下文学界的顶级大赛了。届时,天下文人云集,热闹非凡。台上大师比赛还没有开始,台下双方弟子们的赌赛就已经沸腾了。你不服我,我不服你。文学“比武”自然不会像武术竞赛那样真刀真枪、你死我活。但是输赢必须有个奖惩,几经商讨孔夫子和如来佛达成协议:输者必须接受赢者的一个“脑瓜崩”(以中指弹额头)为奖惩。
因为如来佛从遥远的西方远道而来,所以孔子东道主身份让如来先出题。如来便写了一个出字。问孔子此字为何字?
孔子说:“此字念重(zhuong四声)”。
如来说:“此字本为出(chu一声),为何而称重(zhuong四声)?”
孔子回答:“这个字由两个山组成,上面一个山,下面一个山,两个山摞在一起还不重(zhuong四声)吗?所以此字不念出(chu一声),而念重(zhuong四声)”。
如来说:“那么以子之见,何字为出(chu一声)?”
孔子回答:“你说的重(zhuong四声)字实际才是出(chu一声)”。
如来说:“何以见得?”
孔子回答:“这个字上面一个千,下面一个里,上下组成是千里,意思是千里之遥,离家千里出门在外不应该念出(chu一声)吗?”
如来听了孔子的辨解也不和他计较,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解释汉字,如来会毫不费力地难倒孔子。
如来佛说:“好吧,算你正确”。自认服输。
于是,孔子用尽平生最大之力在如来的额头上重重地弹了一下,如来的正面额头上立刻鼓起一个大包。
这回该轮到孔子出题了,孔子写了个“矮(ai三声)字,问如来此字为何字。
如来说 :“此字念射(she四声)。
孔子说:“此字本为矮(ai三声),为何而称射(she四声)?”。
如来回答:“这个字由矢和委组成,矢,箭也,委,放出、放弃的意思,把箭放出去不是射(she四声)吗?所以此字不念矮(ai三声),而念射(she四声)”。
孔子说:“那么以你之见,何字为矮(ai三声)?”
如来回答:“你说的射(she四声)字实际才是矮(ai三声)”。
孔子问:“何以见得?”
如来回答:“这个字由身和寸组成,就是身长一寸的意思,你说一寸长的身躯是矮不是矮啊?”
如来佛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法,把孔子问的哑口无言,孔子沉思良久无言以对,只好服输。
可是当孔子看到如来那如椽大手时,早已魂飞魄散,他深深地知道,自己刚才是怎样对待如来的,
当如来准备去弹孔子之时,孔子立即起身撒腿就跑,哪里还考虑自己是不是什么“圣人”。只晓得活命要紧。
如来毕竟是佛主啊,没有和孔子一般见识,稳坐在座位上笑着说:“孔丘啊孔丘,你可真是一条狡猾的泥鳅啊!”
为了展现如来的宽宏、大度、仁爱, 于是后来佛家弟子在雕塑如来佛塑像时,如来的手势特取欲弹孔子之状,尽管额头上面的大包高高隆起,还是面带微笑、从容自如。今天我们看到的如来佛坐像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塑成的。
李国山
2012年12月6日
评论